买电竞输赢的软件

这么美的楷书,赶紧收藏练起来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买电竞输赢的软件 > 新闻动态 > 这么美的楷书,赶紧收藏练起来
这么美的楷书,赶紧收藏练起来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06:11    点击次数:151

图片

最近分享的几幅作品,可能不符合广大书友的审美,流量都差强人意。不过今天这幅,一定能入得各位书友的法眼,它就是清黄钺楷书《新修滕王阁记》,黄钺的楷书,真的是非常美,可以说端庄秀美、线条优美、久看不腻。

图片

黄钺(1750年-1841年),字左田、左军,一作左君,号壹斋、左庶子,来自当涂(今属安徽)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,黄钺高中二甲第六名进士,初入仕途,被授予户部主事一职。当时权臣和珅当道,许多人都攀附于他,而黄钺为人刚正不阿,不愿同流合污,毅然告假回乡。在故乡的十年间,他掌教皖南北书院,全身心地投入到书法的钻研之中,遍临古人碑帖,这段时光为他深厚的书法功底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图片

嘉庆即位后,和珅倒台,黄钺迎来了人生的转折点,被重新起用,进入南书房。此后,他一路升迁,历任礼部尚书等职,还成为了皇子们的书法老师,到了道光朝,更是升任军机大臣,一生历经乾隆、嘉庆、道光三朝,在官场中“矢勤矢慎”。滕王阁,这座屹立于江西省南昌市赣江之滨的千古名楼,始建于唐永徽四年(公元653年),是唐高祖李渊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,因李元婴被封为滕王,故而得名。

图片

上元二年(公元675年),洪州都督阎伯屿对其进行了首次重修,王勃也正是在此次重修后的滕王阁上,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《滕王阁序》,“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,这如诗如画的绝美描述,让滕王阁声名远扬,自此成为文人墨客心中的圣地。从唐朝至清朝,滕王阁历经多次修缮与重建,每一次的重建,都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延续,每一次的修缮,都赋予了它新的生机与活力。然而,在1926年,滕王阁不幸毁于战火,曾经的辉煌瞬间化为灰烬,只留下了人们对它的无尽怀念与遐想。直到1989年10月8日,重建的滕王阁正式落成并对外开放,它以崭新的姿态重新屹立在赣江之畔,续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。

图片

滕王阁的建筑风格独特,气势恢宏,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。它坐西朝东,负城临江,傍依南浦,遥对西山,高57.5米,南北长140米,东西宽80米,整个建筑面积达13000平方米,被称为“西江第一楼”。现今的滕王阁是以梁思成先生的《重建滕王阁计划草图》为基础,参照宋代李明仲的《营造法式》设计的仿宋式楼阁。主体建筑共九层,下部是象征古城墙的12米高台座,分为两级。台座以上的主阁采用“明三暗七”格式,从外面看是三层带回廊建筑,内部却别有洞天,有七层之多,分为三个明层、三个暗层及屋顶中的设备层。正脊鸱吻为仿宋特制,高3.5米,庄重而威严,仿佛在守护着这座千古名楼。滕王阁外,依照北宋洪州知州事范坦扩建式样,在南北两侧配以“压江”“挹翠”二亭,它们与滕王阁相互映衬,相得益彰。整个建筑群的瓦件全部采用碧色琉璃瓦,在阳光的照耀下,熠熠生辉,尽显宋式建筑的开朗、明快、柔和、典雅之风。登上滕王阁,凭栏远眺,赣江风光尽收眼底,江面上波光粼粼,船只往来穿梭,远处山峦起伏,绿树成荫,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陶醉其中,让人流连忘返。

图片

滕王阁不仅是一座雄伟壮丽的建筑,更是一座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艺术殿堂。自古以来,无数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了珍贵的墨宝与动人的诗篇。除了王勃的《滕王阁序》,还有王绪的《滕王阁赋》、王仲舒的《滕王阁记》,被并称为“三王记滕阁”,成为滕王阁文化的经典之作。这些文学作品,或描绘滕王阁的壮丽景色,或抒发作者的情感与抱负,它们与滕王阁相互交融,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滕王阁文化,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滕王阁也因此成为了文化交流与传承的重要场所,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前来瞻仰、学习。

图片

唐元和十五年(公元820年),时任袁州刺史的韩愈接到了好友王仲舒的来信。彼时,任江南西道观察使的王仲舒刚刚主持修缮了滕王阁。滕王阁历经风雨,早已破旧不堪,此次修缮,王仲舒可谓是费尽心思,力求恢复其昔日的辉煌。当王仲舒的书信摆在韩愈面前时,他的心情十分复杂。一方面,他为自己未能亲眼目睹滕王阁的修缮盛景而感到遗憾;另一方面,能为滕王阁作记,将自己的名字与王勃等名家并列,又让他感到无比荣幸。于是,他欣然命笔,写下了这篇千古名文《新修滕王阁记》。

图片

文章开篇,韩愈就用简洁而有力的语言,高度概括了滕王阁的壮美,“愈少时则闻江南多临观之美,而滕王阁独为第一,有瑰伟绝特之称”,短短数语,便将滕王阁在江南众多胜景中的独特地位展现得淋漓尽致。紧接着,他详细叙述了自己渴望游览滕王阁却始终未能如愿的经历,从年少时的向往,到为官后的无奈,再到被贬途中的错过,以及移职袁州后的再次失之交臂,每一次的遗憾都层层递进,使得他对滕王阁的渴望愈发强烈。这种强烈的情感,为后文的叙述埋下了伏笔,也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了滕王阁的巨大魅力。

图片

在文章的中间部分,韩愈并没有直接描写滕王阁的修缮情况,而是通过对王仲舒政绩的描述,从侧面展现了此次修缮的意义。他写道:“八州之人,前所不便及所愿欲而不得者,公至之日,皆罢行之。大者驿闻,小者立变,春生秋杀,阳开阴闭。令修于庭户数日之间,而人自得于湖山千里之外。”通过这些文字,我们可以看到王仲舒治理有方,使得八州百姓安居乐业,政通人和。而滕王阁的修缮,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,它不仅是一座建筑的修复,更是地方繁荣昌盛的象征。

图片

文章的最后,韩愈表达了自己对能为滕王阁作记的荣幸之情,“愈既以未得造观为叹,窃喜载名其上,词列三王之次,有荣耀焉;乃不辞而承公命。其江山之好,登望之乐,虽老矣,如获从公游,尚能为公赋之”。虽然他未能亲眼看到修缮后的滕王阁,但他的文字却充满了对滕王阁的向往和赞美,以及对未来与王仲舒一同游览滕王阁的期待。

图片

而黄钺的楷书风格独特,笔法、结构和气韵精妙绝伦。他在继承魏晋以来历代名家笔法的基础上,形成了自己温润含蓄、骨肉匀净的独特风格,既具有“欧楷”之险、“颜楷”之雄,又兼具“赵体”之妍。在笔画的起收笔处温润含蓄,少圭角锋芒,收笔微顿,典雅细腻。结构上端庄匀称、疏朗宽绰,中宫收紧而四周舒展,非常漂亮。

图片

文化的传承,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赛。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,我们要接过前人手中的接力棒,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,让它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